关于克什克腾旗蒙元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2018-09-07 0


                         ——2018年9月6日在克什克腾旗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
                                         克旗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主任   巴特尔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为了推动我旗蒙元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按照旗人大常委会年初工作安排,旗人大常委会成立了以袁洪涛副主任为组长,教科文卫委员会和部分旗人大代表为成员的蒙元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调研组,于7月11日-13日对我旗蒙元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工作进行了调研,为切实提高调研质量,提出区域性的、符合我旗蒙元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实际的调研意见,调研组专门邀请了中央民族大学贺希格陶克陶教授、内蒙草原文化产业化协会乌恩会长参加了此次调研活动,通过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听取专家意见,详细了解了我旗蒙元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不足,并形成了相关建议意见,供会议审议参考。
       一、克旗蒙元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内在优势、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克什克腾蒙元文化的厚重底蕴
       克什克腾旗历史悠久,蒙古族风情浓郁,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少数民族发祥地之一,是距首都北京最近的民族差异性最大的地区。历史上曾是成吉思汗赐封给其岳父特薛禅弘吉剌部的驻夏之地,是蒙古族黄金家族传统文化的代表地区之一。“克什克腾”是蒙古语,汉译过来是“亲兵、卫队”。究其渊源,早在1214年成吉思汗就把克什克腾这一片土地封给了——弘吉剌部。公元1237年,元太宗窝阔台下诏:“弘吉剌氏生女世已为后,生男世尚公主……世世不绝。”在元朝一百多年的历史中,弘吉剌氏有21位女子入朝为后为妃,皇家也把19位公主下嫁到该部落。1270年忽必烈的女儿曾在达里湖边建鲁王城。1368年,元顺帝妥欢帖睦尔从北京来到鲁王城,这里成为元朝末都,皇帝卫队“克什克腾”近卫军一部分战死,一部分躲藏深山茂林,落户在克什克腾。克什克腾近卫军带来了纯正的蒙古帝国宫廷文化,克什克腾旗的百岔铁蹄马正是亲兵卫队浴血战场的铁骑。至今克什克腾旗保存和传承完好的历史遗迹和人文资源主要有,“应昌路”文化遗址、游牧民俗文化、藏传佛教文化、军事防御工程遗址——金长城、砧子山岩画及百岔河岩画乌兰布统古战场及十二连城遗址、热水康熙浴井、万和永罗锅桥、 奶食品制作文化、弘吉剌婚礼习俗、民族歌舞、敖包祭祀文化、草原那达慕、温泉文化等。以五大海日罕为核心的克什克腾蒙古族祭祀文化充满了神秘色彩。 
       克什克腾作为元朝的弘吉剌部封地,其歌舞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婚礼习俗不仅具有蒙古族古老的风俗色彩,同时随着皇后、公主们把元朝宫廷文化带入克什克腾旗,克什克腾旗的蒙古族服饰(其中代表性宫廷服饰布拉吉,现在俄罗斯妇女继承了这个服饰,蒙古地区已失传)、民族歌舞、奶食品制作等融入了元朝的宫廷文化元素,形成了以游牧文化为基础的蒙古帝国宫廷文化。现在的巴彦查干苏木的蒙古族是弘吉剌部后裔,达尔罕乌拉苏木、达里镇的蒙古族是亲兵、卫队后裔,他们是蒙元文化的活态继承者。
       悠久的蒙元历史、浓郁的民族风情、厚重的文化底蕴为克什克腾旗旅游业的发展增添了更加丰富的内涵。蒙元历史文化学术研究知名专家、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贺希格陶克陶在调研中指出“像克什克腾这样集蒙古族古老习俗、元朝宫廷文化于一体,蒙古族基因、蒙元民族元素传承和保存完好的蒙元历史文化是迄今蒙古族历史上绝有仅有的,在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史和世界文明发展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二)克旗蒙元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我旗旅游资源丰富,素有 “塞外金三角”、“内蒙古缩影”之称,是世界上目前为止唯一一家以行政区划命名的世界地质公园。多年来,克旗旗委、政府始终把旅游业作为全旗对外发展的名片,努力构建“大旅游”发展格局,积极开展旅游品牌创建和开发工作,全面加强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截止目前,全旗已开发景区7处,有4A景区2处,3A景区2处,工业旅游示范区1处,国家风景名胜区1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处,国家森林公园2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个。现有旅行社16家,导游员120余人,旅游直接从业人员2万余人,农家乐、牧家乐、林家乐200余家,直接从业人员3000余人。旅游业的发展为推动全旗经济社会建设、提高知名度、展示对外形象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从克旗旅游业整体发展情况来看,克旗的旅游业仍然停留在以自然资源观光为主的单一发展模式,缺乏与蒙元文化的有效融合和有益探索依然是影响旅游业层次品味提升、制约旅游业立体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是对克什克腾蒙元历史文化的价值认识不到位,发掘力度不够,缺乏对讲好蒙元故事丰富旅游业发展内涵的认识,没有把蒙元历史文化资源有效的利用起来;二是对蒙元文化与旅游业发展的融合不到位,在蒙元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上缺少系统性的规划,对宣讲蒙元历史文化不系统、不规范、层次低,导致我旗旅游业过早贴上了“草原风光游”的标签;三是对蒙元标志性元素的开发建设不到位,不重视对蒙元标志性元素的建设和利用,旅游城镇、中心城区、主体建筑缺少必要的蒙元文化印记,在整体感观上缺乏民族地区的印象和特征;四是对民族风俗体验项目的培育利用不到位,对歌舞演艺、奶食品制作 、敖包祭祀、宗教文化、小型那达慕等民风民俗体验项目的扶持培育力度不够,缺少整体的规划和系统的规范,娱乐体验项目空洞、单一,没有形成系统的游乐项目产业链条,旅游业缺乏必备要素和发展活力。
       二、关于蒙元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建议意见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调研组多方召开座谈会,并结合蒙元历史文化学术专家的意见,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意见。
      (一)科学定位克什克腾旅游业发展方向,有力发挥蒙元文化对旅游业发展的重大促进作用
       要辩证理解孟宪东市长在市七届一次人代会提出的“旅游“三步走”战略,主打全市六张旅游王牌,打造以克什克腾旗为核心的草原观光游”的发展思路,把克什克腾草原风光与自身内在的蒙元历史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有力发挥草原风光与蒙元文化的相辅相成作用,推动克什克腾草原风光游更有发展层次、更具发展内涵。要进一步增强蒙元文化对促进旅游业发展的认识,把蒙元文化与旅游业发展高度融合起来,积极考察、借鉴鄂尔多斯、正蓝旗、阿鲁科尔沁旗等地在挖掘蒙元文化推动旅游业发展方面的做法和经验,认真征求和听取区内外蒙元历史文化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确立独具克什克腾特色的蒙元文化旅游发展思路和发展定位,创建符合克旗蒙元历史实际、蒙元文化主题鲜明、区域性蒙古民族文化和草原文化特色浓郁、历史题材与当代娱乐视点多元结合的蒙元文化产业园区;在园区建设上,要充分考虑历史遗迹、民俗体验、宗教文化、歌舞演艺、影视创作等多元化的主体功能,最大限度的挖掘和发挥好蒙元历史元素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推动实现由单一的草原风光游到浓厚的草原蒙元文化风情游的深度拓展。
      (二)加大蒙元标志性元素、民族印记的建设和推广力度,着力塑造旅游景区的民族印象
       要把中心城区、旅游景区的规划建设与弘扬蒙元历史文化统筹谋划起来,突出蒙元历史元素的主体作用,丰富展现克什克腾特有的历史印记和民俗特征。在镇区建设上,应建设历史博物馆和蒙古包式蒙元文化专题展厅、建设蒙元及游牧文化大道、草原游牧文化景观带和主题公园,在相应位置树立一批蒙元文化代表性人物雕塑群(如元代鲁王城女性收藏家祥哥剌吉等一批代表性人物);在主体建筑物上,应建设代表蒙元文化、草原游牧文化元素的符号标识。在东环路城区改造中,要充分考虑蒙元元素与沿线风景融合的宣传效应,将蒙元元素融入到沿线建设和周边绿化美化中,既展示了民族地区特有的蒙元文化特征,也起到了促进旅游业发展的营销作用。在历史遗迹保护和开发上,要以尊重历史、追溯本原为基本原则,牢牢抓住应昌路遗址——元朝末都、北元开都这一热点,建设应昌路蒙元文化遗址公园,完善应昌路遗址内城(鲁王宫)、外城、关厢、遗址群建设,丰富展示内容,仿建“元代女性收藏家蒙古公主祥哥剌吉收藏馆”,弘扬元代艺术气息,增加旅游观光内涵;建设嘎松山段金界壕遗址公园,展示长城、马面、壕堑、障址遗址、长城关隘遗址、乌拉苏台边堡遗址、哈拉敖包边堡遗址、四方城边堡遗址、一棵树边堡遗址等历史遗迹。在宗教文化建设上,依托现存庆宁寺、清真寺、关帝庙部分建筑,恢复原有0.9平方公里经棚古城建设,复建扎萨克府、经棚县府,还有毁掉的多座塔、寺、庙、戏台等;建设曼陀山宗教寺庙文化公园,修复元代龙兴寺,讲好传奇故事;复建清代达王庙,并以龙兴寺、达王庙为依托,建设传统的牧家乐民居景区,从事旅游服务业。在旅游商品开发上,要着重蒙元文化元素的融入和品牌打造,鼓励开发制作带有蒙元文化元素的民居、营帐、服饰、马具、工具、器皿等生产生活用品及纯毛手工地毯、羊剪绒等系列民族工艺品。在遵守有关文物出售、文物仿复制品有关规定的前提下,鼓励开发制作蒙元文物商品及其仿复制品。
      (三)注重民俗文化与时尚元素相结合,推动民风民俗多元化融入旅游业发展
       以弘扬蒙古族特色节日、蒙元历史题材剧创作为切入点,不断创新和丰富活动方式,提升民风民俗、草原文化的体验乐趣。要切实做好草原那达慕节、马文化节、骆驼文化节、祭祀文化节、兴畜节的活动安排和外宣工作,丰富节日内容,增强影响力。完善草原音乐节,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弘扬民族歌舞为主旨,以乌兰布统音乐节为核心向巴彦查干、达里诺尔、热水、经棚等地有规模、有计划的发展。开发多种蒙元文化节,把民族歌舞、民风民俗体验作为弘扬蒙元文化的重要内容,将蒙古族民歌和马头琴、火不思、头管、四胡、乌力格尔、好来宝等开发出来,让游客感受草原音乐歌舞魅力,学习和体验当地文化精品。深度挖掘宫廷文化与游牧文化结合的融特殊性与唯一性的——弘吉剌婚礼表演、蒙古长调、呼麦民歌艺术节、奶酒节、狩猎节、吉祥节、蒙古族人民好客节等娱乐体验项目,以独特的剃发礼,骑马仪式,婚姻仪式,人生礼仪以及渗透在草原人心理中各种生产生活文化,直接感染旅游者,增强娱乐体验项目的吸引力。探索开展中国克什克腾宫廷蒙古族服饰节,以下嫁的公主和入朝为后为妃的弘吉剌女子将蒙古族服饰宫廷化为特色,弘扬克什克腾旗独特的宫廷蒙古族服饰文化。培育开发中国克什克腾宫廷食品文化节、祭圣皇后纪念日节、应昌路遗址探秘节等节目内容,增加旅游体验亮点。要深入开展好单体项目品牌塑造,通过“蒙元项目”创编独特的主题大型歌舞演艺节目,有力发挥时尚元素对蒙元文化的推动作用;强化民俗特色单体项目的开发利用,开展搭建蒙古包、放牧、擀毡子、剪羊毛、奶食品制作、敖包祭祀、小型那达慕,影视娱乐体验、精彩影视特技、漂流等民俗活动,提升旅游娱乐项目的全新体验和活力。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分享到:
To Top